天津科技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和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天津科技大学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高质量内涵发展、为建设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五年。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天津市及滨海新区有关规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学校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展现新面貌、迈上新台阶。
——立德树人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并不断完善“十加一”育人体系,牵头成立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天津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项目。学校连续4年获评天津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优秀单位,连续3年获评天津市征兵工作先进高校,获得天津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效奖。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学生在国内国际创新创业赛事中屡创佳绩,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等重要奖项。6人获评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或“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启动实施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初步建成。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缩减本科生招生规模,“十三五”末在校研究生总数较“十二五”末增长31%,研究生与本科生数量比例从“十二五”末的1:7提升至1:5,人才培养层次与结构持续优化。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研究生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合格评估,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制定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和研究生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6个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获得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获奖总数较上届增长1倍。新增市级教学名师5人、市级教学团队6个。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首批天津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牵头成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天津分盟。继续教育转型步伐加快。
——学科专业建设实现突破。实施学科专业和学院调整,成立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增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新增人工智能等9个新专业,停招或撤销7个专业,学院设置、学科生态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前1%学科数达到4个。获批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7个。获批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10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总数比第四期增加5个。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B+档(前10%~20%),分别在全国24所和79所参评高校中位居并列第三和并列第八。生物工程等1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两次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装工程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排名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
——教师队伍持续优化。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潜心育人的好老师,3人分别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奖状、“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药物设计与合成研究室团队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岗位聘用、薪酬管理、高层次人才聘用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举办两届国际青年学者“海河论坛”,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430人,较“十二五”末增加近200人,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新增“万人计划”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9人、省部级人才48人,1人当选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入选中宣部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与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其中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天津市属高校第二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38项、省部级项目420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课题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突破。累计到账科研经费5.9亿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60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09件(其中国际专利12件),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33%和96%。先后获批天津市高校唯一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天津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单位。组织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4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0余篇。首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及社会科技奖励100余项,连续5年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共6项,连续3届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社会服务取得积极成果。牵头或参与组建京津冀食品安全智库联盟等协同创新平台,与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开展援疆、驻村扶贫等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校地合作不断深化,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建科技平台和大学生实践基地。将学校注册地和党政办公主体迁至滨海校区,成立滨海研究院,持续开展“情系滨海”志愿服务等活动。与滨海新区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和天津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与河西区共建天津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和附属柳林小学。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战略合作、与泰达医院医工结合战略合作深入推进,牵头组建天津市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与正威集团、中兴通讯、万华化学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牵头成立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创新研究院。新型智库建设取得突破,50余份咨询建议得到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成功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全国第七届特奥会、2018年和2019年两届全国蹦床锦标赛、第二届全国高校“教授杯”乒乓球比赛等体育赛事。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联合国粮农组织卤虫参考中心等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建了一批科技合作平台,获批“大健康生物技术”和“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两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功举办各类国际会议20场,派遣教师参加境外学术活动1000余人次,国际学术交流更加活跃。每年聘请30余名外国专家来校工作,承担多项国家高端外专引智项目,学校成为首批被命名为“天津市引智示范基地”的3所高校之一,食品营养与安全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改革,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留学生教育不断发展,年度长短期留学生突破1000人。办好泰国易三仓大学孔子学院,在册学生达2.2万人。
——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隆重举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活动。成功举办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回顾办学历程,展示发展成就,广聚智慧力量,共谋未来发展,激发了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的自豪感与凝聚力。加强对学校历史和校训精神的挖掘,扩建校史馆,编撰《天津科技大学60年》,推出《科大魂——校训精神读本》《科大故事》等书籍和纪录片《口述科大史》。打造食文化、酒文化、纸文化、盐文化等轻工文化集群,出版学科文化丛书。增设校徽校歌主题雕塑等文化景观,完成两校区主干道、广场、景观湖命名。推出原创思政教育剧《正青春》,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三尚三爱’铸校魂 校训引领青春路”项目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现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战双赢”。实施一院一地办学布局调整,实现同一学院集中在同一校区办学,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修订《天津科技大学章程》,开展“废改立”工作,完成校企改制,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启动机关部门“三定”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服务基层专员制等措施,管理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着力提高教职工待遇,教职工收入持续增长。坚持为师生员工办实事,新建一批研讨教室、多媒体教室、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推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环境提升改造,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滨海校区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对部分校舍进行维修加固,为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学校获评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学校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和模式变革仍需推进,高峰学科优势不够突出,高层次人才缺乏,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少,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还有待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广度深度仍需拓展,办学条件仍需改善等。这些问题和困难,制约着学校进一步发展,有的甚至已经成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瓶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对于“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深刻把握以下“四个变化”:
一是时代之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人类正迈入智能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正深入实施,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把握时代大势,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顺势而为、借势发展。
二是教育之变。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期待更加强烈,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教育形态,既对传统教育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造成巨大冲击,也为教育变革带来新的契机。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行,教育评价导向发生深刻变化。“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学校进入下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需求迫切、形势严峻,在国内外主要评价体系中争先进位的挑战加剧。我们必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区域之变。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天津市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汇聚等多个方向持续发力,正加快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滨海新区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我们必须强化机遇意识和使命担当,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特别是要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优势,在服务美丽“滨城”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获得更大发展。
四是自身之变。当前,学校两地办学格局、学科专业布局及学生规模均趋于稳定,已进入树特色、强内涵、创一流的发展新阶段。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内涵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着力提升学科专业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以质图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内涵发展为主题,以轻工特色为根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加快建设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到2025年,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轻工特色和优势更加凸显,全力争取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为建设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立德树人取得新成效。“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格局更加完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更加合理,培养理念、方案、模式更加优化,学分制改革更加深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学生实践平台更加健全,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科研创新达到新水平。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取得新成果。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年度科研经费总额比2020年翻一番。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国家级科技奖励方面取得新成绩。
——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先优势更加突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取得新成效,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整体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
——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才队伍结构和生师比更加合理。力争院士等顶尖人才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数量持续增长,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队伍进一步壮大。各类人才队伍培训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开放办学形成新局面。办学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大学科技园、现代产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国内外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学校在轻工行业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美丽“滨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办学资源条件得到新改善。两校区办学格局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智慧校园、人文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取得新成果,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经费来源更加多元,教职工福利待遇得到更好保障。
——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内部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治理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水平和管理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天津科技大学“十四五”发展重点指标
序号 |
指标 |
建设目标 |
属性 |
办学规模 |
|||
1 |
在校生总数(万人) |
〔2.6〕左右; 稳定规模,优化结构 |
约束性 |
人才培养 |
|||
2 |
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
1 |
预期性 |
3 |
新增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项) |
12 |
预期性 |
4 |
新增国家级实践创新基地(个) |
1-2 |
预期性 |
5 |
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门) |
8-10 |
预期性 |
6 |
新增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门) |
40 |
预期性 |
7 |
建成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个) |
1 |
预期性 |
8 |
建成现代产业学院(个) |
2 |
预期性 |
科研创新 |
|||
9 |
新增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级军工类项目等重大项目(项) |
20 |
预期性 |
10 |
新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 |
200 |
预期性 |
11 |
新增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 |
10 |
预期性 |
12 |
合同金额百万元以上的横向科研项目(项) |
100 |
预期性 |
13 |
年度科研经费总额(亿元) |
〔2.8〕 |
预期性 |
14 |
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个) |
2 |
预期性 |
15 |
新增高水平论文(篇) |
1000 |
预期性 |
16 |
新增国家科技奖(项) |
1-2 |
预期性 |
17 |
新增中国专利奖(项) |
2 |
预期性 |
18 |
新增省部级科技奖励(项) |
40 |
预期性 |
19 |
新增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奖励(项) |
15 |
预期性 |
20 |
建成天津市大学科技园(个) |
1 |
预期性 |
学科专业 |
|||
21 |
建设顶尖学科(个) |
2 |
预期性 |
22 |
建设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个) |
5 |
预期性 |
23 |
新增工程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个) |
2-3 |
预期性 |
24 |
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个) |
4-6 |
预期性 |
25 |
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个) |
10 |
预期性 |
26 |
新增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个) |
5-7 |
预期性 |
27 |
新增通过相关领域国际认证专业(个) |
1-2 |
预期性 |
师资队伍 |
|||
28 |
专任教师总数(人) |
〔1500〕 |
预期性 |
29 |
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 |
〔60〕 |
预期性 |
30 |
新增国家级拔尖人才(人) |
5-10 |
预期性 |
31 |
新增省部级人才(人) |
30-50 |
预期性 |
国际交流合作 |
|||
32 |
长短期留学生数(人) |
〔300〕 |
预期性 |
33 |
学生国际学习交流人数(人) |
700 |
预期性 |
34 |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场) |
30 |
预期性 |
35 |
新增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个) |
2 |
预期性 |
注:〔 〕内数据为规划期第五年数。
到2035年,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学科交叉融合实现重大突破,轻工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建成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成为支撑引领京津冀区域发展和轻工行业进步的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成果转化高地、文明示范高地、对外开放高地,为轻工行业进步和人民生命健康作出卓越贡献。
“十四五”期间,要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任务。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水平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格局。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十加一”育人体系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动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育百门“课程思政+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推进优秀课程思政精品课面向全国高校上线运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成立美育教育中心,健全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结合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加强劳动教育,增强学生诚实劳动意识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落实本科生导师制,提高研究生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继续推进本科大类招生改革,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深化学分制改革,进一步形成分级分类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差异化的“教”和个性化的“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压缩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提升课程挑战度。落实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多层次、多维度打造科大“金课”,新培育一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实现各专业学院市级及以上一流课程全覆盖。制定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分类评价办法和学分认定办法,推动建设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实施过程化考核评价,推进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坚持向课堂要质量,推进课堂教学革命,广泛开展探究式、研讨式、合作式、项目式教学。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教研室达标工程2.0。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先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数字化、医药健康等现代产业学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加强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结合科研项目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完善卓越人才实验班招生、选拔、培养机制,推进辅修学士学位教学模式改革。建立与人才培养绩效相适应的教学经费拨款机制。做好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相关工作。培育一批国家级和市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
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化研究生招生制度,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选拔办法,优化硕士研究生学位类型招生结构,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提高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突出研究生培养条件、导师培养能力、培养质量等。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进一步明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定位与目标,优化分类课程设置。推进研究生公共课与专业课课程改革,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大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实践类等课程比重,增加人文、科学素养和学科交叉类课程数量,加强创新实践课程与案例教学课程建设。加强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对接产教融合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设立一批产业(行业)导师,优化产业(行业)导师选聘,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修订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推进学位申请者学术成果要求改革。落实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提高学位含金量。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分类施教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客中心、实习实践基地等建设力度,支持各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力争国家级实践创新基地取得新突破。加大实验实训投入,推进工程实训理论实践一体化、实验实践连贯化、实训项目系列化、实训考核模块化。试点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联合基金项目和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论文)。依托“互联网+”“挑战杯”“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选树“双创”典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加强众创空间内涵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移转化。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多重质量标准、多样评价形式、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学生培养全过程质量跟踪评价与反馈机制、专家督导机制和分流淘汰机制。改革教师教学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工作量。落实教授上课制度,明确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确保教学质量。改进学生评价,建立健全多元化、全过程、全要素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反馈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加强教学数据分析和结果运用。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质量和贡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科研组织和管理,大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
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问题。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建立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对接的成果转化和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立集成化、综合化、交融化的新型科研组织,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合作评价制度,充分承认、公正对待成果参与人在合作研究中的实际贡献。推进学术期刊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
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加强科研平台内涵建设,深化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推进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绿色发展决策行为分析实验室等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建设,加强“三农”问题与食品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建设,建设好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青年研究中心等理论研究平台。扶持省部级科研平台向国家级平台发展。完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管理机制,健全科研平台考核制度,充分发挥重大平台在引育领军人才、培育创新团队、承担重大项目、争创重大成果等方面的作用。力争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战略需求,在轻工、食品、大健康、生物可降解材料、人工智能等方面遴选一批重点方向和项目进行前瞻布局,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关注长期未解决、对行业发展影响大、驱动业态变革的关键技术,关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和新冠肺炎疫情后社会所需重大产品,重视对不同学科领域理论、方法、技术的集成和应用,解决“卡脖子”问题,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坚持以用立业,将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应用导向贯穿科研全过程,明确技术开发的优先性、现实性和目标性,强化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社会贡献度。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军民融合、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项目,力争在优青、杰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强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大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规划培育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奖励和人文社会科学奖励新突破。
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多样化学术交流,实现学术会议与学术报告“双引擎”驱动,活跃学术思想,助推学术创新。创新校内学术交流机制,推动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学术创意。邀请院士等海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加强与高水平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研发部门的交流,促进教师及时了解掌握学术和技术前沿。支持各学科、学院、科研平台主办或承办国内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进一步提高学校学术影响力。
坚持优化结构、凝练方向、强化特色、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韧劲打造一流学科专业。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积极布局面向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孕育产生颠覆性技术革命的学科专业领域,进一步优化学科生态和专业布局。推动建设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和生物工程、海洋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力争实现文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做好人工智能相关学位点申报准备工作。推动有关工科专业开展新工科改革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工程等专业建设“文-工”融合、“文-理”融合的新文科专业。推动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领域相关专业建设新农科专业。新建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医科专业。加快建设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涉海特色专业。
建设一流学科专业。以天津市顶尖学科培育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等建设项目为抓手,推进学科专业分层分类建设,推动各学科专业定目标、找差距、补短板、强特色、上水平。在人才引进、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对重点优势学科予以重点保障,举全校之力做强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优势学科。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为核心,形成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支撑的学科群。加强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推动农业科学学科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学科保持前1%且排名持续进步,力争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学科进入前1%。建设好国家级和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发挥一流本科专业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
深化学科交叉融合。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和学科目录调整,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高起点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交叉学科专业,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落实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计划,建立“学科+产业”学科建设新模式,重点围绕大健康、生物可降解材料、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组建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平台。深化学科专业综合改革,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传统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加快传统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改进学科专业评价。推进学科评价改革,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加强专业评价,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质量标准和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专业评价机制,有计划地推动实现专业自我评估全覆盖。坚持评建结合,强化评价结果反馈和运用,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坚持把人才作为强校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关键环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好各类人才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着重加强对海外归国和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坚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资格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教师荣誉制度,选树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加强师德师风考评监督,落实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加大对师德失范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
精准引育人才。坚持引育并举,重点围绕特色优势学科发展需要,深入实施“海河学者特聘教授”“海河学者培育计划”等人才项目,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队伍及学术团队建设,力争在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大优秀青年教师引进培养力度,培育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增强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柔性引才工作,完善与有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人才互派互聘、共培共享。
分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合理制定教师引进与培养计划,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立健全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落实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和新入职教师首年从事辅导员工作制度。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博士后队伍规模,提升队伍质量。推进管理干部、辅导员、实验员、工程实训人员等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分类指导,建立专业化培训体系,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员激励机制,多层次、多维度、多方式激励各类人员立足岗位、干事创业,增强其认同感、尊严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深化岗位考核与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突出创新、质量、实绩和贡献,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坚决破除“大锅饭”。依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人才薪酬,不将人才称号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完善年薪制人员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带动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强化代表性成果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引导教师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扩大内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优化教师职称结构。探索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
秉持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理念,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构建新型合作平台和合作关系。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好生物、食品、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平台。推进与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建各类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好现有平台的作用,积极开展支持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研究。与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推进学生联合培养、学科协同发展,推动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共建工程生物学院。继续实施京津冀高校教师交流计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京津冀高校课程、图书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助力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聚焦双城发展新格局新要求,推动各智库开展高水平研究,促进智库成果服务政府决策。主动对接滨海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与方向,促进学校学科链、专业链、人才链与新区产业链紧密对接。积极参与天津市及滨海新区有关产业(人才)联盟建设,深化与新区企业的战略合作,力争产出一批标志性合作成果。推进与泰达医院共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和医工结合创新研究中心。服务新区基础教育发展,共同办好天津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面向新区开展科普宣传、志愿服务、宣讲教育、文化服务等活动,加强对新区的文化辐射。鼓励和支持学生到新区企事业单位实习,引导更多毕业生在新区就业创业。
推进大学科技园等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一省一示范”和“一区一示范”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依托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建设和运营好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引入社会资本,吸引国际创新创业人才,整合校内、校友和产业资源,聚焦营养与健康、石油化工、生物可降解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文创等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推动与有关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联盟等平台,推进中国(天津)聚乳酸产业研究院、生物与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中国酒业协会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创新研究院、药食同源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合成生物学产教融合基地等平台建设。建立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和队伍,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提升学校对发酵、食品、化工、包装、智能科技等相关行业的贡献度和影响力。鼓励教师加入有关行业协会、学会、联盟组织并积极参与活动,扩大学校影响。
加强校友工作。健全校友联络网体系,筹建“天轻园”校史实景项目,丰富校友文化,推出《校友通讯》。完善线上线下校友服务,设立天津科技大学社会资源中心,筹建糖酒、食品添加剂、造纸、盐化工、材料、人工智能等行业校友协会,策划“天科智汇”系列活动,促进校友供需精准对接。争取政策支持,打造地方、校友、学校三方联动的校友经济模式。充分挖掘和用好校友资源,助力学校发展。
树立全球视野,深刻把握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拓展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快办学国际化进程。
提升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以服务轻工、食品等优势学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导向,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引智基地建设,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和选聘力度。建立海外专家流动岗机制,吸引外国专家学者担任短期或长期特聘教授。拓展海外友好学校资源,积极建设海外培训基地。推动教师出国出境访学或研修,支持教师更广泛更深入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鼓励教师担任国际学术期刊主编或编委。
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设立生命科学联合研究院,探索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设计符合校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支持更多优秀学生赴国(境)外知名大学深造,拓展以专业学习为主体的各类长短期海外学习项目。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和学历留学生比例,扩大硕博留学生招生数量。加强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加强留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探索留学生管理新方式。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宣传和中文教育。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力争获批“亚洲区域卤虫参考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好中英联合酿酒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推进与捷克共和国西波西米亚大学共建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共建海洋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积极开展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继续办好泰国易三仓大学孔子学院,推进在蒙古国育才学校建立孔子课堂。积极发挥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校园软硬件水平,营造让师生更加舒心和安心的校园环境。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校园规划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实践基地等项目落地,着力增加办学用房。推进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资源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加强学生宿舍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坚持向内挖潜和向外拓展相结合,强化公有房屋管理,稳步实施科研用房有偿使用,提高房屋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
建设智慧校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探索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路径。推进校园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智能学习空间。以“慕课”等建设为载体,构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泛在化、智能化学习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两校区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建立全校基础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统一归集、交换、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支撑学校科学决策和管理。加强各类信息化应用建设,推进应用融合。加强网络IT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校园信息服务稳定安全高效。
建设人文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常态化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博学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精品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和建筑内部装饰,体现科大文脉传承。建设立体化的文化传播平台,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统一学校标识管理,完善并推广天津科技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加强以校史馆为核心的学科主题文化载体建设,推进食文化、酒文化、纸文化、盐文化等学科文化发展,彰显轻工文化底蕴。弘扬“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打造“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推进校园文化传承发展。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文化宣传产品,讲好科大故事,传播科大声音,展现科大魅力。弘扬大学精神,塑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做好防输入、防突发、防松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做好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工作。持续抓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预防和消除食品卫生、消防、实验室、校舍等各方面安全隐患。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推动智慧安防系统建成落地,推进平安校园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信访工作。加强保密工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精心做好食堂、物业、维修、班车、校医院等服务,强化对各类外包服务的监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为师生员工办实事,着力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教职工福利待遇,让师生员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落实新修订的《天津科技大学章程》,持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效能治理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严格执行学校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推进学术组织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学术委员会依照章程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咨询等职权,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和专家教授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健全师生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充实学院办学力量,推进实施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院办学动力和活力。
健全治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制度建设的统筹规划,提高制度供给水平和制度建设质量,推动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立校内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机制,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进行及时修订和清理,编制现行有效文件清单。推动校内规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和公开化,提高管理效率,方便师生查阅。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和监督,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设立法律事务中心,配备专职法治工作人员。建立机关部门、学院法治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校内法律顾问和执业律师在学校法律风险防控、对外法律事务中的作用。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和对外签署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切实防范法律风险。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推进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落实新修订的《天津科技大学章程》,将章程学习纳入教职工入职和岗位培训、学生入学教育内容。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保障师生员工知情权和监督权。完善申诉和信息反馈机制,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接受各方对学校办学的监督。
加强机关作风和能力建设。完成机关部门“三定”工作,强化岗位聘任与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机关各部门、各岗位对标一流、开阔眼界,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强化机关公共服务保障、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趋势研判、制度机制设计、跨部门统筹协调、对外沟通联络等职能,提升谋划运作、组织协调、贯彻落实、监督管理、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公文和会议管理,减少“文山会海”,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建设师生服务中心,完善服务大厅功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加大开源节流力度。加快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加强继续教育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完善配套制度政策,设立高端培训中心,大力开展非学历高端培训。运营好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发挥天津市天津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作用,探索设立院级基金,拓宽筹资渠道。坚持勤俭办学,持续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深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党对学校事业发展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加强和改进党委对学校事业发展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本领,增强思想敏锐性、工作前瞻性和落实穿透性,激发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坚持把“十四五”规划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指南和纲领,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善年度计划落实规划的机制,将“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逐年分解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统筹推进落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加强学校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统筹财力优先投向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发展规划部门要履行协调推进、检查评估规划实施等具体职能。各单位、各部门作为规划实施主体,要把学校规划和本单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具体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岗到人,着力落实好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建立规划监测评估机制,组织开展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重点评估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规划实施建议,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健全规划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强化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增强规划刚性约束,完善对规划主要指标的监测、统计、考核制度。加强督导督办和跟踪反馈,及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畅通监督渠道,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作用,举全校之力、集各方之智推动规划落地实施,保证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