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

天津科技大学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进一步优化资源调整、强化内涵发展、推动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市教育两委有关安排,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制定如下要点。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工作会议为契机,以综合绩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治理能力为支撑,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保障,全力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全力提升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服务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以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新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目标

立德树人能力显著提升,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制定实施学科和专业建设十四五行动计划,推进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工程生物学院建设运行,推进形成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格局。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深化综合绩效改革,推进实施新聘期改革方案,落实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核定编制工作。人才引育力度显著增强,新增国家级人才1-2人、省部级人才10人左右,探索校企人才共享机制,努力打造滨城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地。科创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和新增一批国家或区域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建好大学科技园,力争在国家科技奖励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获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3项。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实践基地主体建设和运行规划,统筹用好现有办学资源。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立德树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十加一育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度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研究、思政教育研究,获批教育部思政项目1-2项。重点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做好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有关工作。推进课程思政创新改革,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加强网络思政建设,组织好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三爱”“四史教育,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绿色低碳发展教育。做好体育工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施美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美育精品课程建设突出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推进劳动教育进思政课程,完善大学生参与校内外义务劳动制度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美丽校园建设、图书馆服务等成立体美劳教育中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四级体系,加强学院心理辅导站建设。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强化资助育人。落实学生宿舍网格化管理,推进思政工作进宿舍。推进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发挥好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加强党管武装工作,高质量完成征兵工作和国防教育任务。高质量完成大学生赴新疆和田实习支教工作。

2.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深化学分制改革,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加大一流专业建设力度,探索建设微专业,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相适应的专业体系,提升学生专业分流自主选择性。支持10-12个专业申请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加强课程建设,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学分制改革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着力打造一批金课,积极冲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规范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成立教材建设与管理中心,培育建设一批规划教材,力争在全国教材建设奖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育一批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改成果,做好新一轮教学成果奖申报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推动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加强卓越人才实验班建设,办好智能科学与先进制造实验班。加快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管理,加快推进高校加强和改进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实践探索改革试点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组织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改进招生工作,推进大类招生与融合培养有效联动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3.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修订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分类培养,促进研究生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优秀教材、案例库等建设,加强优秀研究生课程(项目)培育,打造一批研究生教育精品示范课程。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加强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聚焦1+3+4产业体系,聘任一批产业教授和产业(行业)导师,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推动联合培养模式创新,健全完善培养机制。制定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跟踪分析和动态监测,强化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和抽检。修订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优化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加强招生宣传和推免接收,落实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

(二)坚持对标提升导向,深入推动高质量内涵式

4.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学位授权点,继续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改善学科生态农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ESI排名保持全球前1%,力争有所提升。加强顶尖学科培育和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支持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设一流学科,推动优势特色学科在全国建立一批产业示范基地,促进学科建设与行业企业协调融通,提升学科影响力。加强生物工程、海洋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培育,启动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点申报筹划。面向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启动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筹划。做好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做好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5.提高人才队伍水平。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人才工作目标,着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动教职工队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实施天科人才计划,举办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海河论坛以学科专业建设需求为指引,加强专任教师引进、兼职教师聘用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助力教师成为大先生。不断完善与企业联合引人机制,并在相关学科推动实施。扩大博士后规模,提高新进站博士后质量,完善和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后机制,推动申报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组织好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坚持重品德、重能力水平和重实绩贡献为评价导向,完善职称评聘制度,严格评聘各环节的审核把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对学术不端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6.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和培育,牵头申报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项,力争获批军工项目1-2项、联合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推动纵向科研与横向科研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科技奖励、高水平科技论文、专著和科技成果转化有新突破,到校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其中横向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建设,强化省部级平台考评,推动参与天津市海河实验室建设,同时积极构建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创新平台,组建多个参与国家或区域重点发展领域和学术前沿研究的科研创新团队,支持战略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为首席科学家组织大团队。加强学术氛围营造,支持师生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积极举办或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举办跨学科青年学术论坛,成立青年教师联谊会。加强学术委员会、科协建设,推动成立学术委员会青年专委会。推进期刊中心建设,提高办刊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改革。

7.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成立国内合作交流机构,推动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合作。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在产业发达地区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全面加强与滨海新区功能区、委办局、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围绕滨海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学科链、专业链、人才链与滨海新区深度融合,主动参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有关产业(人才)联盟建设,积极参与中国(滨海新区)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全力建设大学科技园,加强运营管理和团队建设,支持师生、企业入驻。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队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滨海新区综合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项目,健全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力争获批中国专利优秀奖1-2项,培育中国专利银奖1项。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提高咨政建言质量。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做好非学历教育培训。做好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

8.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落实《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推进文明校园创建,优化校风教风学风。依托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津科技大学校史馆、实践育人共同体等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周”“文明修身”“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等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精品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设施和校园媒体,加强校园形象文化建设。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办学历程和学科特色中的精神文化基因,推进食文化、纸文化、酒文化、盐文化等轻工学科文化集群建设,打造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彰显轻工育人特色。加强教工、学生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载体。

9.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依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引智基地,加大高端引智项目力度,提高外籍教师整体水平。继续办好泰国易三仓大学孔子学院。优化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拓展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适度扩大学历留学生数量,提高学历生比例。探索实施1+3线上授课模式,留学生新生借助网络在境外开展大学一年级课程学习。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留学生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三)强化基础保障,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合力

10.深化内部治理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对照正面清单,加强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推进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具体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对照负面清单,持续清理相关政策文件,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修订学校章程,推动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和监督,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学院办学机制创新,充实学院办学力量,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办学动力和活力。整体推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年薪制人员管理制度、管理岗位岗级聘用制度等改革,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探索建立教书育人、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等协同工作机制,促进高关联度职能部门间人员贯通使用,整合有限资源提升运行效率。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和对外签署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11.实施精细化管理服务。坚持开源节流,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精准预算管理体系,推动将资产购置嵌入预算管理。运营好天津市天津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着力引进社会资本支持学校建设。加强学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和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资产清查未查实条目向年度资产盘点延伸,稳步推进科研用房有偿使用,推进尚德园教师公寓等资源优化,推进国际交流中心招标和运营工作。严格教学科研设备购置和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探索推进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水、电及暖气运行管理。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师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师生网上办事大厅升级建设,搭建一网通办平台,优化人事人才、资产管理、财务和实验室等系统流程。构建校级数据资产和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数据统一归集、交换、共享。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推进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强化对后勤外包服务的监管,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食堂提质降价。

12.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构建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管理规范高效、有条不紊。加强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应对局部聚集性疫情应急预案。强化网络安全管理,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预防和消除食品卫生、消防、实验室和校舍等安全隐患。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加快推进智能化校园安防系统、平安校园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做好预防网络诈骗、反恐防爆和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保密、信访工作。

(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各级党组织学习培训的重点内容、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的必学内容、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的常规内容办好党委书记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务干部培训班,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高质量抓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员轮训和党员干部分期分批系统培训,确保全会精神落地见效。巩固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落实高校师生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以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为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14.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学校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科学规划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强化干部队伍分析研判,加强干部交流轮岗,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选优配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和职能部门领导干部,推进处级领导干部职务任期管理,落实双肩挑干部学术恢复期制度。加强对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指导,将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纳入巡察工作体系。落实党委一把手和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与年轻干部谈话机制,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搭建年轻干部成长平台,强化基层实践锻炼。做好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考察了解。完善干部考评机制,推进干部考评向基层和日常延伸,强化绩效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运用,加强考评结果应用。

15.健全党的组织体系。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细化完善学院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推动落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组织部门负责人列席学院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强化学院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推动党建工作力量下沉。规范开展基层党组织换届。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推行菜单式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党员先锋岗建设工程,推进第二批党建领航工程培育建设,深化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和天津市、校级领航工程入选支部创建。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工程和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探索将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情况纳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推进与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党建结对共建。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加强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16.加强意识形态和统战工作。落实市教育两委修订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修订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不断完善党委巡察意识形态专项检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年度专项督查等工作机制。落实意识形态三级研判制度,全面掌握意识形态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回应师生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管理教育,做好意识形态风险预警和处置工作。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强化网络正面宣传引导,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继续深化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严格执行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智库活动等一会一报制度和校园媒体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强化课堂、网络、教材、学生社团等重点阵地管控和线上线下阵地巡查巡控,重要保障期和敏感时间节点执行日报告制度。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做到应选尽选、应用尽用。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代表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健全三级工作网络,深化同心筑梦品牌建设。加强民族和宗教政策宣传教育,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和邪教渗透。做好港澳台侨和海外统战工作。

17.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的主基调,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主体责任两个清单统筹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述责述廉等工作,强化结果运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管高校巡视整改六个不足突出问题,查摆短板弱项,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深化市委巡视反馈整改,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成效。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巩固学生食堂领域廉洁问题专项整治、四个领域腐败风险专项清理整顿、政府购买服务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加大财务管理、职称评聘、科研经费、基建后勤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推动查处、整改、治理贯通融合。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关键环节加大明察暗访、问责执纪和通报曝光工作力度,深化拓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完善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深化政治巡察,强化巡察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加强基层纪委建设,强化基层纪委监督职责。加强清廉学校建设,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做好监督工作。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同向发力。

18.做好群团、校友等工作。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召开七届四次教代会、十届四次工代会,深入开展系列品牌创建活动,保障教职工依法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深化共青团改革攻坚和思想引领,推动基层团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召开校友工作会议,加强校友会组织建设,分步实施万涓成海计划。做好离退休、关工委工作,打造精准服务平台,优化对离退休人员的服务。